见《草药手册》。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凡胎成三月后,两足渐肿至腿膝,行步难甚以致喘闷,饮食不美,状似水气,至于脚指出黄水,名曰子水气。”即子气。详该条。
同舟楫之剂。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二十号损象方。炙没药、降香各三钱,细辛四钱,桃仁、延胡索、白蒺藜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紫荆皮煎汤送下。治痧症血郁不散。
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博陵(今河北省定县、蠡县一带)人。精通医术,治病多效。将《内经》一书加以注释名为《素问笺》。又将其医术传授太医赵宗古。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槐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