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胁下满

猜你喜欢

  • 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 一号黄药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 精窠

    指眼。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故名。《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参见目条。

  • 野苦麻

    见《闽东本草》。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感冒夹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体质娇柔,消化力薄弱,如饮食失宜,最易生痰生热,所以在病理方面每有脏腑蕴热的特点。假如一旦遭到风寒外邪的侵袭,则外邪与内热相搏,而致郁蒸化火,成为本证。临

  • 罗谦甫

    【介绍】:见罗天益条。

  • 虚火耳痈

    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该条。

  • ①手指。《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受血而能摄。”②足趾。《素问·厥证》:“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 谷精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见温病条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