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气

膀胱气

①病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医宗必读·疝气》:“膀胱气,小腹肿痛,不得小便是也。”《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膀胱气,膀胱经病也。其症小腹肿痛,必小便秘涩。宜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服药后,若下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矣,邪去而便通痛止矣。宜随用硼砂丸。”②指疝之别称。《奇效良方·疝门》:“世俗呼为小肠气,膀胱气、奔肠气、蟠肠气……由疝之为病,其名别也。”《医碥·疝》:“疝……由膀胱经得者,旧名膀胱气,毛际上小腹作痛。”参见条。

猜你喜欢

  • 黄闷头花

    见《中药志》。为黄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 脉学精华

    见脉语条。

  • 蜣螂蛊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脉缓而散者,病发之时,身体乍冷乍热,手脚烦疼无时节,吐逆,小便赤黄,腹内闷,胸痛,颜色多青,毒或吐出,似蜣螂有足翅,是蜣螂蛊。经年不治,啖人血脉,枯尽

  • ①拘泥。有所顾忌的意思。《素问·五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②证名。筋病证候之一。拘为筋脉牵强不伸。常与挛、急并称,如拘挛、拘急等。多由湿热、风寒或血虚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

  • 惊丹

    病证名。①因惊而引起的发丹。《活幼心书》:“婴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然眼泡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日夜烦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面不红者。始因居胎之时,母受重惊,惊邪伤胎,递相传袭;降生

  • ①即尿。《灵枢·五癃津液别》:“水下留(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详尿条。②沉溺的意思,如沉于水而死亡的称溺毙。

  • 王理和

    【介绍】:见王兆年条。

  • 枣花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枣花内障。谓该障“在瞳人之中,参差如锯齿,名曰枣花”(清·佚名《眼科捷径》),因其形态得名。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 肓门

    经穴名。代号BL5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

  • 蝟皮丸

    ①《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刺猬皮(烧存性)、蚺蛇头(烧存性)、魁蛤各一枚,蜈蚣一条半,虫、红娘子、斑蝥(各去头足翅)、蛴螬、蜘蛛、水蛭(糯米炒)各三个,穿山甲三片,龙骨、炒川椒、川大黄、黄连、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