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臭质草

臭质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生津葛根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葛根、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各等分,升麻、甘草量减半。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茅根汁一合,调服。治痘疮发渴。

  • 避(dùn 音遁)

    遁的异体字。详遁园医案条。

  • 阳乘

    指阳乘阴的脉象。出现于内关外格的病证。其病内热而大小便闭,外寒而手足厥冷。《难经·三难》:“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

  • 枕囟

    即后囟。见囟条。

  • 化气利湿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 咸哮

    出《本草纲目》。即哮拔。详该条。

  • 艾炷灸

    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法。是灸法的主体。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当以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和施灸的部位结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

  • 妊娠眩晕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即子眩。详该条。

  • 柴源

    【介绍】: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兼太医局教授。与王继先等同校《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59年),充检阅校勘官。

  • 紫花疔草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