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阳不敛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病名。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子宫脱垂。详该条。
出《药籢启秘》。为三仙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识小儿形症,但将相貌推求。黄浮肌瘦痞瘕瘤,唇摄面青痛楚。吐舌唇焦内热,昏昏好睡脾辜。手掀足掣是惊由,疳疾青筋大肚。”“眼角眵生肝热,口边涎出脾
见重楼玉钥条。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议》方。罂粟壳四个,陈皮二片,甘草二寸,乌梅二个,大枣二枚,生姜二块,木香一两,诃子二个,黑豆六十粒,黄芪二寸,白术二块,当归二寸。以上生、熟各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赵莹条。
食疗著作。清·尤乘辑。1卷。刊于1667年。本书详论了病后饮食调理要点,并分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阴虚、阳虚、诸虚十二门,分别介绍了117张食方,有粥、臛、酒、浆、煎、汤、饮、膏、茶、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