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使其易于点燃,宜用于灸法。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通小。即小腹痛。详该条。亦指小腹两旁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小腹两旁谓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阴肝脏之部,又为胞中之血海。盖胞中之水,主于少阴,而胞中之血,主
见《圣济总录》卷七十。指鼻出血经久不愈。《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鼻衄,由热乘血气也。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劳损藏府,血气生热,血得热则流散妄行,随气发于鼻者名为鼻衄。藏虚不复,劳热停积,故衄经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学丛书。肖绍渠编,刊于1913年。为《幼幼集成》、《达生编》、《遂生编》、《福幼编》及《引痘新法》五书的合刻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病证名。①指风寒蕴滞生热,遍身如针刺者。《圣济总录》卷十二:“刺风者,以气血为风寒所侵,不得宣利,则蕴滞而生热,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淫跃不能发泄,故遍身如针刺也。其痛甚若刀划者,谓之蛊风,与刺风相似,
病名。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见《丹溪心法》卷三。又名禁口痢,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
证名。指腰痛连及两股俱痛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因肾虚风邪侵袭所致者,可用虎骨散、牛膝丸等方;因湿热下流所致者,可用清热胜湿汤。《张氏医通·诸痛门》:“寒湿流注于足少阳之经络,则为腰胯痛,盖腰乃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