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经穴名。代号GB1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前额眉中直上1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处。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前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详手腕骨脱条。
见《活幼心书》。为独活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
见《广州植物志》。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仙拈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