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郤暑调元法

猜你喜欢

  • 秘方

    即禁方。详该条。

  • 大肠实

    大肠邪气实。《千金要方》:“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

  • 伤中

    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 痘疮失音

    病证名。多见于小儿。常因痧痘疮疹邪毒上蒸于肺,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干涩,失声不语。治宜解毒祛邪。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参见痘疮条。

  • 涎嗽

    证名。出《儒门事亲》。指咳嗽而有痰涎溢出者。多由风热炽盛,灼液酿成痰涎,上逆而嗽;亦有素体阳虚,肺复受寒,以致痰涎上泛,射肺而嗽。风热炽盛者,治以清热豁痰为主,用温胆汤加竹黄,竹沥,僵蚕之类;阳虚受寒

  • 乌龙膏

    ①《伤科汇纂》卷七方。百草霜、百部、白蔹各三钱,百合、白及、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一分,炒糯米一两。为末,加陈小粉四两炒黑,醋熬成膏服。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青紫肿硬。②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乌

  • 下者举之

    治疗的方法。下,指下陷或下脱病证;举,指升提的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气虚下陷一类病证要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来升提中气。例如气虚下陷引起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泄泻;当升阳益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参

  • 经穴纂要

    针灸经脉专书。5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1~3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古今各家学说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4论内景脏腑;卷5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则多参考西医

  • 辨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指浮络,即浅表的小血管丛,包括掌大鱼际络脉、耳后络脉等。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

  • 纸纴子

    外治法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又名纸撚子、纸捻、捻子。即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古用桑皮纸),搓成线状外粘或内裹去腐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以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