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阳虚失眠的病机。《备急千金要方》:“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治宜温胆安神。
病名。指发生在婴儿眉部的湿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鍊眉疮。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婴儿出生后,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常生不愈。外用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
病证名。又名阴寒。《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症见阴部寒冷,甚至小腹冷痛,多影响生育。治宜补肾壮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冷,因劳伤
脾所主之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为体表之外卫,合称两卫。《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证名。指四肢肌肉发硬及关节活动障碍。《医学入门·怪疾》:“四肢坚硬:寒热不止,经日后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之似钟磬声,日渐瘦恶。”多因气血不荣四末,痰瘀停滞日久所致。
饮食精华浓浊部分归于心脏,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说明了心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
【介绍】:见耶律倍条。
经外奇穴名。亦称胆囊穴。位于阳陵泉下1~2寸间,压痛明显处。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支,深部正当腓浅神经处。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