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瘅疟

阳明瘅疟

疟疾之一。即温疟瘅疟。《症因脉治》卷四:“阳明瘅疟《内经》名瘅疟,仲景名温疟。瘅疟之症,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吐呕,面赤口渴,虽热已而六脉仍数大者。《内经》名热伤阳明瘅疟之症,仲景发明《内经》阳明瘅疟,则曰身无寒,骨节疼痛,烦冤时呕,更其名曰温疟是也。瘅疟之因,夏秋暑热之令,热气伤人。《内经》云,阴气先绝,阳气独发,此暑热伤于阳经,阳独用事,毫无阴寒,故名曰瘅热疟也。”宜用白虎加桂枝汤;治太阳阳明,家秘用桂枝黄芩汤,兼治少阳阳明;并可用三阳和解汤。参见瘅疟、温疟、疟疾条。

猜你喜欢

  • 痘疹图像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 诊足脉

    指按诊足背部趺阳脉。趺阳脉可候胃气有无及其盛衰,《伤寒论》常用以此作为寸口诊脉法的补充。《医门法律》卷一有“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其脾胃之律”等,强调诊足脉的

  • 鬲气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 病机汇论

    书名。18卷。清·沈朗仲撰,马俶校补。刊于1713年。本书系内科杂病(包括中风,中寒,暑证等60种),按照脉、因、证、治的顺序辑录古代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的见解编成。马氏校补时附加按语。

  • 唐继山

    【生卒】:十六世纪下半叶【介绍】:明代医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轻时喜读书,后学医,通脉理,注重温补之法。著有《脉诀》一书,已佚。

  • 腰骨损断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腰骨即腰椎。因跌打、坠撞所伤。局部肿胀、疼痛,折处压痛明显,畸形、活动受限,甚则坐、立、行步受限,严重者损及脊髓,出现下肢麻痹及瘫痪。治疗参见背脊骨折条。

  • 通玄处士

    【介绍】:见刘完素条。

  • 宿滞

    病名。即宿食。《济生方》:“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留胃脘,遂成宿滞。”治疗轻者宜消导,用枳术丸,保和丸等;甚者宜下,备急丹之类。详伤食、宿食、宿食不消条。

  • 周仲立

    【介绍】:见周与权条。

  • 小茴香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