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病治阴

阳病治阴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①“阳胜则阴病”,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大,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如足阳明胃经呕吐,可针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猜你喜欢

  • 经水先期

    见《傅青主女科》。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 补理第三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 (眼)小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

  • 目胎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眦,使睑赤烂至大不瘥,故云胎赤。”属胎风赤烂,详该条。

  • 咽气

    气功术语,古代主要导引法之一。《内经》:“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

  • 大便稀薄。《素问·气交变大论》:“病腹满溏泄。”《脉经》:“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

  • 脑发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 青龙白虎汤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 阴阳胜复

    阴阳双方矛盾斗争中,一方亢盛,导致另一方的报复,出现阴胜阳复或阳胜阴复的情况,从而影响事物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运用这种变化规律来解释自然界和疾病过程的变化。如:①气候方面:若某年湿气(阴)胜,雨水过多

  • 香参丸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方。人参、生蒲黄、麦门冬(去心)、当归各半两,生地黄一两,炙甘草二钱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日三至四次。治心脏热盛,舌上出血。②《种福堂公选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