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表热、里寒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因本体虚寒,外感温邪所致。详见表热证、里寒证条。
出《救荒本草》。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核的异体字。参见核骨条。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①见《中药材手册》。为天南星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拾遗》。即野芋。各详该条。
是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相传公元十世纪的北宋时期已应用引痘法以预防天花,到公元十六、十七世纪,人痘接种在国内已较普遍并成为专业。其方法分为四种:即痘浆法、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多由邪火炽盛上冲所致。症见牙床或内或外,甚至满牙床红肿疼痛,口内灼热,痰多。详爆骨搜牙条。
病证名。又称饭醉。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欲睡。《东医宝鉴·杂病篇》:“食后昏困,宜用参芪汤、升阳补气汤。”参见饭醉、嗜卧等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