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齿袒

齿袒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有齿袒而作痛者。”袒者,露也,裸也。指牙根显露的症状。乃龈乳头明显萎缩致牙根暴露者。

猜你喜欢

  • 胎寒

    病证名。①指小儿在母胎时感寒所致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胃肠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乳食不化样

  • 痘疹指南

    见痘疹正宗条。

  • 脾气不舒

    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致者。主要证候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 犀角旋覆花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犀角、旋覆花各二两,橘皮、茯苓、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一枚,豆豉一升,紫苏茎叶一握。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以气下小便利为度。治脚气初起,微觉疼痹,两胫肿满,或行起涩弱,或入腹不仁

  • 瘴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因受山岚瘴气积久而成。开始为黑色,顽痹如木如石,重按方知微疼,五、七日毒势出而浮肿,色转为青如拳击之状,身发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黑睛紧小

  • 骨名。《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即股骨。详该条。

  • 牛人参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 阳汗

    证名。指热汗。《景岳全书·杂证谟》:“阳汗者,热汗也。……阳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脉证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保阴煎亦妙。其或阴分虽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阴煎

  • 除中

    古病名。指胃气败绝,当不能食,而反能食的危重病证。多因病进或药误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

  • 藕蔬菜

    见《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