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太素>痹论

《黄帝内经太素》痹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逢湿则纵。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至“阴阳之病也”,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七《周痹篇》。自“问曰:人有身寒”至“不相有也曰死”,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自“风痹淫病”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自篇首至“故不为痹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上篇。自“问曰:痹或痛或不痛”至“逢湿则纵。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至“转引而行之”,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上篇。自“问曰:人有身寒”至“是人当挛节”,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自“问曰:人之肉苛者”至“不相有也曰死”,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三。自“风痹淫病”至末,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

黄帝问岐伯曰:痹安生?岐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风寒湿等,各为其病。若三气杂至,合而为一,病称为痹。

平按:“痹安生”《甲乙》作“痹将安生”,《素问》作“痹之安生”。“杂至,合而为痹”《甲乙》作“合至,杂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若三合一多,即别受痹名。故三中风多,名为行痹,谓其痹病转移不住,故曰行痹。三中寒多,阴盛为痛,故曰痛痹。三中湿气多,住而不移转,故曰著痹。著,住也。此三种病,三气共成,异于他病,有寒有热,有痛不痛,皆名为痹也。

问曰:其五者何也?[平按:《素问》、《甲乙》“其五者”作“有五者”。]答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冬时不能自调,遇此三气以为三痹,俱称骨痹,以冬骨也。余四仿此。至阴六月,脾所主也。

问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五时感于三气,以为五痹,其义已知;而有痹病内舍脏腑之中,何气使然也?

答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内舍其合。[平按:《素问》“不去”下有“者”字;“内舍其合”作“内舍于其合也”,《甲乙》作“内舍于合”。]故曰: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五脏合者,五脏五输之中皆有合也。诸脉从外来合五脏之处,故合为内也。是以骨、筋、肌、皮等五痹,久而不已,内舍于合。在合时复感邪之气,转入于脏,入脏者死也。平

按:注“入脏者死也”,袁刻“脏”误作“腑”。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寒温之气也。[平按:“寒温”二字,《素问》、《甲乙》作“风寒湿”三字。又《素问》此下有“凡痹之客五脏者”至“痹聚在脾”一段,新校正谓:“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中,此王氏所移。”本书在《阴阳杂说》中。]诸痹不已,亦益于内。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所谓五痹不已者,各以其时而重感贼邪寒温之气,益内五脏之痹者死。益风者,易已也。

平按:“亦益于内”《素问》、《甲乙》作“亦益内也”。注“而重感”,“而”字袁刻无。

问曰: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痹之轻重,无过此三,故为问之也。

平按:《素问》“曰”下有“痹”字。

答曰:其入脏者死,

以脏有神,故痹入致死也。

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

膈著相系,在于筋骨之间,故筋骨疼痛也。

其流皮肤间者易已。

流行在于皮肤浅处之间,动而又浅,故易已也。

平按:“流”《素问》作“留”,《甲乙》作“留连”二字。

问曰:客六腑者何也?答曰:此亦由其食饮居处而为病本,六腑各有输,风寒湿气中其输,而食饮应之,循输而入,各舍其腑。

以上言痹入脏,以下言痹入腑所由。风寒湿等三气外邪中于腑输,饮食居处内邪应,内以引外,故痹入六腑中。其输者,亦腑之合也。

平按:《素问》、《甲乙》“此亦”下无“由”字;“输”作“俞”,下同。

问曰:以针治之奈何?答曰:五脏有输,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治其遇,则病瘳已。

五脏输者,疗痹法取五脏之输。问曰:疗痹之要,以痛为输,今此乃取五脏之输,何以通之?答曰:有痛之痹,可以痛为输;不痛之痹,若为以痛为输?故知量其所宜,以取其当,是医之意也。疗六腑之痹,当取其合,良以脏腑输合,皆有脏腑脉气所发,故伺而诛之。

平按:“各治其遇”《素问》作“各随其过”,《甲乙》作“各治其过”,袁刻“遇”作“道”。

问曰:营卫之气,亦合人痹乎?

此问营卫二气,何者与三气合为痹也?

平按:《素问》、《甲乙》“合”作“令”。

答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故循脉之下,贯五脏,络六腑。

营卫血气循经脉而行,贯于五脏,调和精神,络于六腑,洒陈和气,陈,起也,故与三气而合①以为痹也。但十二经脏脉贯脏络腑,腑脉贯腑络脏,皆为营气,何因此所言于营气唯贯于脏但络于腑?然此所言,但举一边,脏腑之脉贯络是同之也。

平按:“之下”《素问》、《甲乙》作“上下”。注“十二经脏脉”,“脉”字袁刻误作“腑”。

①“而”字,人卫本注曰:观日抄本乃是旁注,详文义亦不当有,兹删去。编者注:查仁和寺本,“而”字为杨注之文,非旁注。考其文义,似与下“合”字误倒。

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其不能入于脉,故循皮肤之内,分肉之间,熏于胃募,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疾,顺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风气合,故不为痹。黄帝曰:善。

卫之水谷悍气,其性利疾,走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胃募,故能散于胸腹。壅之则生痈疽之病,通之无疾,是以不与三气合而为痹也。

平按:《素问》、《甲乙》“皮肤之内”作“皮肤之中”;“胃募”作“肓①膜”;“则疾”作“则病”。《甲乙》“慓”作“剽”;“散于胸腹”作“聚于胸腹”,注云:“《素问》作散。”

①“肓”,萧本误作“盲”。今据《灵枢》、《甲乙》改。

问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者,其故何也?

三气为痹之状,凡有其七,故请解之。

答曰:痛者,其寒气多,有衣寒,故为痛。

内受寒气既多,复衣单生寒,内外有寒,故痹有痛。

平按:《素问》、《甲乙》“有衣寒,故为痛”作“有寒故痛”。

其不仁者,其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疏而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

仁者,亲也,觉也。营卫及经络之气疏涩,不营皮肤,神不至于皮肤之中,故皮肤不觉痛痒,名曰不仁。所感阳热气少,阴寒气多,与先所病相益,故痹为寒也。

平按:《素问》、《甲乙》“其不仁者”作“其不痛不仁者”。“疏而不痛”《甲乙》作“故不痛”,《素问》作“故不通”,新校正云:“《甲乙经》不通作不痛。详《甲乙经》此条论不痛与不仁两事,后言不痛,是再明不痛之为重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所感阳热气多,阴寒气少,阴阳二气相逢相击,阳盛为病,故为痹热也。

平按:“遭”《甲乙》作“乘”。

其多寒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其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寒汗出濡。

所感阳气少,湿与寒气相感,故寒而汗濡衣湿也。

平按:“其多寒汗”,《甲乙》“汗”下有“出”字,《素问》“汗”上无“寒”字。“逢湿甚”,《甲乙》“甚”作“胜”。“故寒汗出濡”,《素问》无“寒”字。

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三气合而为病称痹,而有不痛者,其故何也?

曰: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涘而不流,在筋屈不伸,在肉则不知,在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湿则纵。黄帝曰:善。

三气为痹,所在有五,一人具此五者为痹。其痹不痛,此为不痛之痹。有云痹者痛者,未为解痹者也。不知者,不觉不仁也。

平按:《甲乙》、《素问》“涘”作“凝”;“不知”作“不仁”。《素问》“则急”作“则虫”;“逢湿”作“逢热”。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之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

夫周痹者,邪居分肉之间,令正气循身不周,邪与周为痹,故称周痹。今帝之意,言其痹痛,循行上下,移徙往来,无处不至,名为周痹。岐伯之意,言于此痹行于众处,可为众痹,非周痹也。间不及下针者,痹痛之中,未及下针,其痛已移也。

平按:注“循行上下”别本作“循形上下”。

岐伯对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

言众痹在身左右之处,更身而发,不能周身,故曰众痹。居起,动静也。

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然众痹在身,所居不移,但痛有休发,故其痛虽止,必须刺其痛休之处□令不起也。

平按:注“令”上一字原缺左方,右方剩“彡”字,袁刻作三,恐误,谨空一格。

黄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岐伯对曰:周痹者,在血脉之中,随脉以上,循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言周痹之状,痹在血脉之中,循脉上下,不能在其左右不移其处,但以壅其真气,使营身不周,故名周痹也。

平按:“循脉以下”《灵枢》作“随脉以下”。

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刺周痹之法,观痹从上自②下,当先刺向下之前,使其不得进而下也;然后刺其痹后,使气泄脱也。有痹从下上者,准前可知也。

平按:“遏”《灵枢》作“过”,注云:“亦作遏。”《甲乙》作“通”,注云:“一作遏。”

②“自”,人卫本注曰:疑当作“至”。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此问周痹之所由,并问周痹名之所起也。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排分肉而裂分也,分裂则痛,

三气以为周痹,循脉而行,至分肉之间,气聚排迫分肉,肉裂而为痛也。

平按:《灵枢》、《甲乙》“而裂分”作“而分裂”。

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则如是。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痹痛引神,即神归痛,神痛不已,故热气集而痛解,此处痛解厥已,即余处痛生,周痹休发,如是以为休起也。

平按:“发”下,《灵枢》、《甲乙》重一“发”字。注“痛生”,袁刻“痛”误作“病”。

此①内不在脏,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以下解周痹名也。

平按:《灵枢》、《甲乙》“外”上有“而”字。“命曰”《甲乙》作“名曰”。

①“此”,人卫本注曰:此前疑脱“岐伯曰”三字。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

六经,三阴三阳也。切循痹病之下六经虚实,一也。

平按:“下之六经”《甲乙》作“上下之大经”。

及大络之血而结不通,

切循十五大络,知其通塞,二也。

平按:《灵枢》、《甲乙》“而结不通”作“结而不通”。

及虚而脉陷空者,调之,熨而通其瘈紧,转引而行之。黄帝曰:善。余以得其意矣,又得其事也。

又循其脉,知其虚陷者,三也。然后设以熨法,用微熨之,令其调适,又以导引瘈紧,转引令其气行,方始刺之,此为疗瘈之要也,紧急瘈牵令缓也。

平按:《灵枢》、《甲乙》“调”上有“而”字;“通”下有“之”字。“瘈紧”《灵枢》作“瘈坚”,《甲乙》“紧”下有“者”字。

人九者,经络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得其事者,谓得之人法于九野,经络阴阳之病也。

平按:《灵枢》“九”上无“人”字。

问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也,厚衣不能温也,然不冻栗,此为何病?

人身体冷而不觉寒,其病难知,故须问也。

平按:《素问》“热”、“温”下均无“也”字;“此为”作“是为”,《甲乙》同。

答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主骨,故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

素,先也。其人肾气先胜,足太阳肾腑又衰,肾脂枯竭,不能润长,以其一肾脏腑之水,与心、肝二阳同在一身,为阳所击,一水不胜二阳,故反为寒,至于骨髓,衣、火不能温也。

平按:“而主骨”《素问》作“而生于骨”。

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上二火,故不能冻栗者,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

虽寒至骨,二阳犹胜,故不觉寒栗,遂为骨痹之病,是人当为骨节拘挛也。一本“挛”为“变”,人有此病,必节操变改也。

平按:“上二火”《甲乙》作“上下火”,《素问》无“上”字。

问曰:人之肉苛者何也?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为何病也?答曰:营气虚,卫气实。卫气虚则不仁而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苛也,人身与志不相有也,曰死。

苛,音柯,有本为“苟”,皆不仁之甚也。故虽衣絮温覆,犹尚不仁者,谓之苛也。故知近衣絮温覆即知觉者,为不仁也。营虚卫实,气至知觉,故犹仁也。若营实卫虚者,肉不仁也。若营卫俱虚,则不仁之甚,故肉同苛。如,同也。所以身肉不仁甚者,与神不能相得,故致死也。

平按:《素问》“卫气虚则不仁而不用”作“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肉如苛也”作“肉如故也”;“有”下有“也”字。《甲乙经》“曰死”作“三十日死”。

风痹淫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汤入腹中,胀胫淫泺,烦心头痛,时欧时惋,眩以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

人病风痹之病,又有此十二状者,不出三年死也。

平按:“风痹淫病”,《灵枢》“病”上有“泺”字。“汤入腹中”《灵枢》、《甲乙》作“入汤中”。“胀胫”《灵枢》作“股胫”,

《甲乙》作“肢胫”。“时欧时惋”《灵枢》作“时呕时悗”,《甲乙》作“时呕时闷”。“喜恐”《甲乙》作“喜怒”。《灵枢》无“不乐”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