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证治准绳·幼科》集一方。大黄、牡蛎各半两,朴硝二钱。为末,每次一至二钱,取活田螺洗净后,放清水内养一夜,去螺,用水调药,涂患处;若阴囊浮肿,车前子煎汤,候冷调敷。治婴儿初生十日,外脐突或痛或不痛,痛
即牙出血。齿衄之俗称。详齿衄条。
病名。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髓疸,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中药志》。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方。轻粉、乳香、松香各等分。为细末,香油调稠,用夹纸一面以针密刺细孔,将药夹搽纸内,先以葱汤洗净患处,将药纸有针孔一面对疮贴之,三日一换。治臁疮初起。
【介绍】: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县)人。父姚方林业医,他继承父业治病不计较名利。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用于有明显重迭移位的截断骨折,经拔伸牵引不能复位者。其法在于加大断端成角,使两骨折面同侧边缘接触,再将远骨折段折回,即使骨折面对合。若遇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的斜行骨折
证名。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即尺热。《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者,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参见发热、尺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