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丝瓜子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

药材名称丝瓜子

拼音Sī Guā Zǐ

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微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润燥,驱虫。用于咳嗽痰多,蛔虫病,便秘。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丝瓜子

药材名称丝瓜子

拼音Sī Guā Zǐ

别名乌牛子(《纲目拾遗》)。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丝瓜种子,秋季果实老熟后,在采制丝瓜络时,同时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

性状干燥种子呈扁平的椭圆形,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厚约2毫米。种皮灰罴色至黑色,边缘有极狭的翅,翅灼一端有种脊,上方有一对呈叉状的突起。种皮稍硬,剥开后可见有膜状灰绿色的内种皮包于子叶之外。子叶2片,黄白色。气无;味微苦。

化学成分丝瓜种子含脂肪油23.5~38.9%,主为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的甘油酯以及磷脂0.47%、角鲨烯、α-菠菜甾醇等。还含三萜皂甙(甙元是齐墩果酸)、黑色素(经碱熔及氧化后产生邻苯二酚)和葫芦素B,其他还有蛋白质、糖类等。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气寒,有毒。甜者: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瘘。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甜者:除烦止渴,治心热,利水道,调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②《医林篆要》:"治肠风,痔瘘,崩漏,下乳。"

③《南宁市药物志》:"通大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炒焦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若患脚气、虚胀、冷气人食之病增。"

②《得配本草》:"脾虚者禁用。"

③《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用。"

复方治腰痛不止:丝瓜子仁炒焦,擂酒服,以渣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临床应用用于驱蛔:取黑色丝瓜子(白色无效)的仁,于空腹时嚼食,或捣烂装入胶囊服,每日1次。成人服丝瓜子仁40~50粒,儿童30粒,连服2日。治疗857人,服药后均驱出蛔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丝瓜子

药材名称丝瓜子

拼音Sī Guā Zǐ

英文名Seed of Luffa

别名乌牛子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和奥丝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ffa cylindrica(L.) Roem. L. Acutangul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老熟后,在采制丝瓜络时,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

性状性状鉴别 1、丝瓜子 种子长卵形,扁压,长8-20mm,径5-11mm,厚约2mm,种皮黑色,边缘有狭翅,翅的一端有种脊,上方有叉关突起。种皮硬,剥开后可见膜状灰绿色的肉种皮包于子叶之外。子叶2片,黄白色。气微,味微香,2、奥丝瓜子 与丝瓜子主要不同点:种子表面有网纹及雕纹,边缘无狭翅。

化学成分1、丝瓜种子含水分6.4%,固定油(fixed oil)43。3%,碳水经合物(carbohydrate)4。2%,纤维(fiber)1。2%[1]。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i-ic acid),严麻酸(linolenic acid),十七烷酸(margar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糖类中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h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水苏糖(stachynose([1,2]。又含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苏氨酸(thre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胱氨酸(cyst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glyc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rtic acid),内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等氨基酸[3]。还含三萜及三萜皂甙成分:丝瓜甙(lucyoside)N、P[4],泻根醇酸(bryonolic acid)[5]。另含多种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丝瓜多肽(luf-fin)-a、-b[6,7]、s[8],α-及β-线瓜多肽[9,10]。尚含丝瓜苦味质(luffien)[11]。

2、奥丝瓜种子含葫芦苦素(cucurbitacin)B[12],奥丝瓜甙(acutoside)H、I[13]。种子中所含氨基酸与丝瓜种子中所含的相同[3],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硬、油酸和亚油酸[14]。

药理作用1.峻泻作用:剂量为7-10颗种子粉;服15-20粒可致呕吐、腹泻,30-40粒则致严重腹泻,其有效成分是喷瓜素(Elaterin)。

2.洋地黄样作用:种子所含有的皂甙,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便;驱虫。主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下血;痔漏;便秘;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炒焦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1.姚可成《食物本草》:若患脚气、虚胀、冷气人食之病增。

2.《得配本草》:脾虚者禁用。

3.《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甜者:除烦止渴,治心热,利水道,调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2.《医林纂要》:治肠风;痔痿,崩漏,下乳。

3.《南宁市药物志》:通大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白颖苔草

    药材名称白颖苔草拼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小南木香

    药材名称小南木香拼音Xiǎo Nán Mù Xiānɡ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根茎及藤。

  • 到老嫩

    药材名称到老嫩拼音Dào Lǎo Nè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artinii(Levl.)Hand.Mazz.[Boehmeria martin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

  • 樟柳头

    《中药大辞典》:樟柳头药材名称樟柳头拼音Zhānɡ Liǔ Tóu别名白石笋(《岭南采药录》),广东商陆(《岭南草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茎。全年可采,但以秋季

  •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药材名称甲香拼音Jiǎ Xiānɡ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

  • 紫红獐牙菜

    药材名称紫红獐牙菜拼音Zǐ Hónɡ Zhānɡ Yá Cài别名苦胆草、草龙胆、青叶胆来源龙胆科紫花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

  • 土丁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丁桂药材名称土丁桂拼音Tǔ Dīnɡ Guì别名白毛将、银丝草、毛棘草来源旋花科土丁桂属植物土丁桂Evolvnlus alsinoides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