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名。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症见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蓝染,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色或绿色,或更见呕血,黑粪。严重者,次日发热,心动过速,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气所致。”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宣明论方》卷十。又称鹜溏、鸭溏、鹜泻。《医宗必读·泄泻》:“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沏清冷,小便青白,附子理中汤。”参见寒泄条。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颊车骨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