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久瘖

久瘖

病证名。①因病久而音声渐失之者。《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挟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润肺为主。”方可选用百合固全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②系指病瘖久不愈者。久瘖多属虚证,宜滋养肺肾、益气养血。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桃仁红花丹参等。参见诸瘖条。

猜你喜欢

  • 形气

    形,形体;气,脏腑组织的机能。正常情况下,形与气是相互协调的。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虚,都是病态。参见形气相得、形气相失条。

  • 牛皮胶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

  • 泻蛔痧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泻蛔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入胃,胃必热胀,热胀之极,蛔不能存,下入大肠,由大便排出。治以放痧为主,用消毒三棱针刺臂弯、腿弯痧筋,放出紫黑毒血(《痧胀玉衡》)。

  • 聤耳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

  • 白花散

    《卫生宝鉴》卷十七引申显卿方。朴硝不拘量。为末,每服二钱,茴香煎汤。食前调下。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

  • 阳明三急下

    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

  • 五味异功散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三。即异功散第一方,见异功散条。

  • 肩甲骨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 黄连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黄连捣碎,用水浸泡出汁,时时滴儿口中,婴儿初生,体内蕴有胎热,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 正骨手法

    骨伤治法之一。用手的动作,治疗骨折、脱臼及软组织损伤的方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手法。《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今有手摸心会、拔伸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