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侍医

侍医

侍候帝王的医生。始设于秦代,相当于后世的御医。

猜你喜欢

  • 下法

    ①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

  • 煖水脏

    即温肾。详该条。

  • 劳瘿

    病名。指瘿病由情绪刺激引起者。出《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二五:“忧、劳、气(瘿)则本于七情,情之所至,气则随之,或上而不下,或结而不散是也。”治以海藻、龙胆、海蛤、通草、昆布、矾石、松萝

  • 天秃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拾遗

    书名。见《唐书·艺文志》。10卷。唐·陈藏器撰。据《嘉祐本草》所引书传称:“《本草拾遗》,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陈藏器撰。以《神农本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

  • 藏化

    运气术语。即寒化。因气寒而万物藏敛,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谓太阳之气到来,寒水之气敷布,万物隐藏。

  • 绣球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绣球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 满山黄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 蟋蟀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疠风毒邪内盛所致。其症形如蟋蟀在人体内钻啮百节,诸窍皆欲出血,日久额烂鼻朽,口唇毁裂,牙齿脱落,瘫痪难动。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