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脐中出血。若其血不多,夹水流出者,乃大小肠火旺,以致肾经干燥无水滋润所致。须以治肾为主,方用两止汤或障脐汤(《辨证录》:大黄、当归、生地、地榆)。
①少阴为二阴,少阳为一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指阴胜于阳,肾水上凌。马莳注:“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②刺热厥的一种方
人体出生后的营养、发育,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临床上,后天营养失调或因病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感冒夹有食积。症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等感冒症状外,常伴有脘闷暖气,口臭,呕吐酸馊及未消化之食物,腹胀,甚或腹痛,便秘,脉滑,指纹沉滞。表里俱实,发热而二便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热病经汗下后,表里之热俱退,而复发热者,谓之余热。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治宜滋补退热。血虚热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而恶寒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热者,用四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形如鼠奶。”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脏腑类:“一者肛肠生肉……或似樱桃,或大如豆,时时出血,又如出脓,名曰鼠奶痔。”本病相当于直肠息肉。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子啼。详该条。
闻诊之一。从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暖气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
见玉机微义条。
属生理者,在熟睡后即发出呼吸粗鸣声。即息鼾。详该条。属病理者,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识昏迷的病人,其鼾声如雷。喉病出现鼾声,多见于紧喉风(如软腭麻痹)、喉瘤(血管瘤或增殖腺肥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