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持血和血液运行功能的概括。包括:①心主导全身的血液。《素问·五脏生成论》:“诸血者,皆属于心。”②指心主血脉。详该条。
病证名。指食鱼蟹类过多而积滞不化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鱼鳖蟹积,食此过多成积,腹中疼痛,胸中满闷,或吐或泻也。宜紫苏、陈皮、木香、姜汁。”方用妙应丸、遇仙丹等。参见食积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即膀胱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拨,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腓)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
《灵枢经》篇名。本篇因以讨论人体的四海为主,故名。篇内主要论述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也是营卫气血、十二经脉汇合之处,故以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命名。并进一步阐述了四
书名。8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
【介绍】:见贾所学条。
出《诗经》。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学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时奉命与当时名医共同撰写治疗风气诸疾的医书,由王方庆监修。在张文仲的主持下,撰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
表里同病类型之一。症见汗出恶风、气弱少言、头晕心悸、四肢倦怠、食少便溏,舌质淡嫩,脉象细弱。可因体质素虚,误汗虚表而致,也见于大病后气血两虚患者,宜气血双补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