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脾虫即寸白虫。《本事方释义·诸虫飞尸鬼疰》:“脾虫曰寸白。”即寸白虫病。详该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热夜啼。详该条。
【介绍】:见钱秀昌条。
【生卒】:九世纪【介绍】:五代时期本草学家。蜀(今四川)人。曾任蜀翰林学士。对药物品种、性味有研究,治病用药也很有经验。根据蜀统治者孟昶的要求,曾与蜀诸医士共同以《新修本草》为基础,校正增删,并加注释
书名。4卷。清·秦之桢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伤寒论》中一些使读者难以明白处,得此书可以尽白,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
①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治见疔疮条。②见《本草纲目》。即盐麸子,详该条。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肝气郁结,或因怒而引起上逆或横逆的病证。如上逆则见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见腹胀、腹痛,嗳气吞酸,月经失调等。《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治以平
病证名。指抑郁嗟伤而致的神志失常。《证治要诀》卷九:“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懊恨嗟叹不已,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治宜温胆汤、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等方。本病可见于精神病等患者。参见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