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

证名。指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表里之间的病证。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藏府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部位。故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胸胁苦满者,少阳之脉循胸络胁,邪凑其经,伏饮搏聚也。默,静也。胸胁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静默不言,不需饮食也。心烦喜呕者,邪热伏饮搏胸胁者涌而上溢也。”参见少阳病条。②指温疫病邪在募原的病证。《温疫论·原病》:“邪从口鼻而入,……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其证先憎寒,后壮热,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口渴,脉数,舌红苔白,或苔如积粉等。治宜疏利湿热,用达原饮。参见瘟疫条。

猜你喜欢

  • 李延昰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初名彦贞,字我生;一字期叔,号辰山。华亭(上海市松江)人。长于脉学,汇集脉学文献七十余种,结合家学及个人经验,编成《脉诀汇辨》(1662年刊行)一书,其中包括

  • 核的异体字。参见核骨条。

  • 饭匙骨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 欠舌风

    病名。又名吹舌喉风。系因心血亏而火易动,肺气盈而水不升所致。症见喉风而面白,舌向上、或破或不破者(《咽喉经验秘传》)。治宜滋阴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参见吹舌喉风、阴虚喉风条。

  • 委委

    雍容自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 气有余便是火

    出《丹溪心法》。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如:①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②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 阳泽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见该条。

  • 疳疾目矇

    证名。疳疾引起双目昏矇,视物模糊的证候。属疳热上犯于目而致。治法详见疳眼条。或用二百花草膏(《串雅内编》:“羊胆汁、蜂蜜,蒸丸)。

  • 郭惟恒

    【介绍】:见郭居易条。

  • 脱管锭

    治疗肛门漏管的药锭。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由白砒一两,乳香五钱,明雄八钱组成。外形如针,插入漏管后可腐蚀漏管促使其脱落。可用于单纯性肛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