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囟陷

囟陷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足,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加之病久伤阴,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故令囟门下陷,并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等。如枕部同时下陷的,尤为严重。治宜培元补肾,用固真汤(《医宗金鉴》:人参白术肉桂茯苓山药黄耆甘草附子、姜、枣);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

猜你喜欢

  • 油麻稿

    见福建《民间实用草药》。为麻秸之别名,详该条。

  • 洞泻

    病名。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

  • 肉肓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 胞衣不下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胎盘迟迟不下。多因分娩后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败血流入胞中,作胀不下,或感邪而气血凝滞所致。气

  • 摄生要义

    养生书,宋·河滨丈人著,1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八字:“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

  • 杨贞颐

    【介绍】:见杨时泰条。

  • 郑宏绩

    【介绍】:清代喉科医家。字慎斋,号禹东。歙县(今属安徽)人。为郑宏纲(梅涧)之堂兄弟,其父郑于藩、伯父郑于丰均为福建喉科医生黄明生弟子,亦精喉科。子承湘、孙麟等亦以医名。世称“西园喉科”。

  • 阳斑

    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指外感热病发斑,属于实热性者。多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

  • 清心

    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

  • 操纵

    亦称操纵指法。切脉时,先用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运用,以测候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举而复按,按而复举,是操纵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