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踝尖

猜你喜欢

  • 一阳三阴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沉涩而短,有时又现浮象。《难经·四难》:“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 交通心肾

    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心肾不交,症见心悸心烦、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耳鸣耳聋、腰痠腿软、小便短赤,舌质红,脉细数,用生地、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等药,或用交泰丸。

  • 血虚喉痛

    病证名。《喉科心法》:“红面不肿,或时痛时止,左手脉数无力,午后潮热,或痛在午后,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指喉肿痛而伴有血虚症状者。

  • 小儿痘风疮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癞。多因痧、痘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丘疹瘙痒,渐延成片,破流脂水并结痂。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内服消风散化裁。外撒渗湿救苦散,或外搽麦饯散,疮面干

  • 新加白虎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薄荷五分,生石膏八钱,荷叶一角,陈仓米、益元散(包煎)各三钱,知母四钱,鲜竹叶三十片,桑枝二尺。先加芦筍二两,灯心五分,同石膏先煎,后入他药,同煎服。治不恶寒但发热,自汗不解,心

  • 五瘟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黄连、黄柏、黄芩、甘草、香附、紫苏子各一两。为细末,用大黄三两熬膏和丸,弹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井水磨服。治疫疟。

  • 问汗

    十问之一。了解病人出汗情况,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表里阴阳。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自汗为表虚;热不因汗减,为邪已入里,或为暑热、湿温等证。内伤病,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多属阳虚;睡

  • 假花生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版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

  • 半夏中毒

    病名。因误食过量生半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症见口舌作麻,咽痒热灼疼痛,甚则呼吸急促、饮食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治疗初宜洗胃,继服醋加姜汁、浓茶、蛋清等,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