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子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

拼音Dà Yè Zi

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

别名荷叶、佛爷伞。

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ilboides tabularis(Hemsl.)Engl.[Saxifraga tabularis Hemsl.;Rodgersia tabularis Ko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大叶子 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茎粗壮,暗褐色,长达35cm,节上生不定根。茎不分枝,下部流生短硬腺毛。基生叶单一,盾状着生;叶柄长30-60cm,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被刺状硬腺毛;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8-60(-100)cm,掌状浅裂,宽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常再浅裂,边缘具不规则重锯齿,两面被短硬毛;茎生叶较小,掌状3-5浅裂,基部楔形或截形。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花小,白色或微带紫色;萼片4-5,卵形,先端钝或微凹,背面疏生近无柄之腺毛,5脉与先端汇合;花瓣4-5;雄蕊8;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蒴果。种子狭卵形,具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山坡林下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直径2-3cm。表面黑褐色,节上有多数根痕或残存细根和芽;上面茎基疏生短硬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显粉性。气微,味淡。

全草皱缩,浅棕褐色。茎圆柱形,直径0.5-2cm,不分枝,中空,下部疏生硬腺毛;易折断。叶片多皱缩破碎,基生叶1片,盾状着生,完整叶片近圆形,直径18-60cm,掌状浅裂,边缘具齿状缺刻和不规则重锯齿,叶柄具刺状硬腺毛;茎生叶较小。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或微带紫色。气做,味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无色飞燕草素(leucodephninidin),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槲皮素(quercetin)程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

性味苦;涩;平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主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和全草:有收涩、固肠、止泻的功能。用于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黎罗根

    药材名称黎罗根拼音Lí Luó Gēn别名拿柳、黄药、苦李根、掌牛仔、山黑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u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全年

  • 伏毛苎麻

    药材名称伏毛苎麻拼音Fú Máo Zhù Má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研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伏毛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 var. Ni

  • 芭蕉根

    《中药大辞典》:芭蕉根药材名称芭蕉根拼音Bā Jiāo Gēn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

  • 蓖麻根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药材名称蓖麻根拼音Bì M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

  • 山风

    药材名称山风别名香艾纳、香艾来源菊科山风Blumea aromatica (W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祛

  • 竹叶

    《中药大辞典》:竹叶药材名称竹叶拼音Zhú Yè别名淡竹叶(《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鲜者入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状叶

  • 木馒头

    《中药大辞典》:木馒头药材名称木馒头拼音Mù Mán Tou别名木莲(《本草拾遗》),水馒头(《岭外代答》),鬼馒头(《纲目》),蔓头萝(《生草药性备要》),凉粉果、木铎,桔杷、文

  • 防已

    药材名称防已拼音Fánɡ Yǐ英文名Fourstamen Stephania Root,Japanese Snailseed Root汉中防已 Yellownouth Dutchmanspipe Ro

  • 鸡子黄

    《中药大辞典》:鸡子黄药材名称鸡子黄拼音Jī Zǐ Huánɡ别名鸡卵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

  • 虎肉

    药材名称虎肉拼音Hǔ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②《本草衍义》:"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