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古今医统》指“头硬不能俯视,气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多因禀赋不足,真阳大虚所致。急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柴胡、升麻以复其真气。②《幼科铁镜》指肝受风邪,头颈手足强直的病证
见《灵枢·经脉》。即兑骨。见该条。
指验齿与龈以辨病。叶天士云:“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小儿病看舌后,亦须验齿。”“热邪耗肾液者,齿色必黄,黄如酱瓣宜救肾。热邪耗胃液者,齿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齿光燥如石者,胃热;枯骨色者,肾液枯
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灵枢·刺节真邪》:“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②与藏俞对举,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诸穴,每经六穴,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素问·气穴论》:
经穴名。代号PC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郄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5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正中神经,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①温病的别称。泛指各种温病、热病。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分称为“温病”与“热病”者。《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
病名。是指梅毒晚期出现的皮肤及脏腑病症。见《霉疮秘录》。又名杨梅痈漏,由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骸关窍之中,走窜经络而成。初起筋骨疼痛,随处结肿,皮色如常,溃烂时色呈紫黑,腐臭不堪;甚者可致脑顶塌陷、鼻崩、
书名。湖南中医学院编。本书介绍常用中药330多种。根据药物主要功用分为18类。特别重视其临床应用部分,并将主要效用概括为四字,附以常用药方,供临床参考。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父程公礼为当地名医。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父殁,他因哀痛哭泣,后项下发大瘿;自是变服为道士,专心钻研其父所遗之医业,后精于儿科。
病名。出《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俗称小肠气。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症。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