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孔最

猜你喜欢

  • 玉堂

    ①经穴名。代号:RN18。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三肋间隙。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

  • 寿世编

    ①方书。2卷。未具撰人,顾奉璋序称:“青浦诸君子所辑”。首辑亟斋居士《达生篇》、毓兰居士《保婴篇》。以下分小儿、妇女、身体、头面等42门,每门详列病症,博收各科验方。曾经多次增纂。现存清刻本,建国后有

  • 玄水

    古病名。亦称悬水。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华氏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可兼见头眩痛,身虚热,大小便涩少等。治用中军候黑丸,葶苈散等方。

  • 热淋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因湿热蕴结下焦而成。主症为小便短、数、热、赤、涩、痛,并可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胀痛,烦渴等,甚者尿出有血。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瞿麦汤、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方

  • 锁眉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痧痘口疳

    病证名。指麻疹、痘疮之后,口腔溃烂的证候。见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清·吴、张氏《喉科秘旨》卷上:“痘余痧后口生疳,烂在牙龈痘毒传,若是见痧生满口,须从心胃二经参。”治宜清泻心胃二经之火。可选用清

  • 寒热错杂证

    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如《伤寒论》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方函口诀》:“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又有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等。详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条。

  • 鼻疳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即鼻疳疮。详该条。

  • 芸薹散

    ①《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芸薹子、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加生姜七片、童便少许,水酒煎服。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引《产乳》方。芸薹子(隔纸炒)、当归、桂心、赤芍药各等分。为细

  • 虚里

    ①经络名。十六络脉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博动之处,是宗气的表现,宗气以胃气为本,故称作胃之大络。②推拿穴位名。位于左乳下三寸。《厘正按摩要术》:“虚里,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