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机

张机

【生卒】:二世纪中至三世纪

【介绍】:

东汉时期杰出医学家。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治学态度严谨,十分重视学习前代医家的医疗经验,采集当代医家的实践知识。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思想指导下,以《内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论为依据,广泛吸收当时医家治疗传染病的诊疗方法,结合个人的心得,并使之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创造性地著成《伤寒杂病论》,此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该书在治疗伤寒等急性热病方面,首倡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在内、外、妇、儿科杂病方面,阐述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后世称为“八纲辨证”)和汗、吐、下、和、温、清、补、泄等多种治疗法则。奠定了中医学术沿着辨证论治原则发展的基础。他的治学态度、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在中医学术的发展上,很有影响。他创立的不少治疗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行之有效,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被后代尊为“医圣”、“医方之祖。”

猜你喜欢

  • 通经

    是治疗闭经,使之通畅的方法。治疗经闭先排除怀孕期、哺乳期或绝经期的生理性经闭,再分别虚实。常用通经治法为:①气血两虚证。表现为经闭、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疲乏、舌淡无苔、脉沉细,用当归、白芍、川芎、

  • 山蛋

    见《山西中药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 脐呼吸法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 气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肢体而成。主症为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中汤。《医宗必读·痿》:“气虚,四君

  • 产后汗出

    病证名。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帖,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

  • 疳疾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 尚药局书吏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 杨文修

    【介绍】:宋代医家。字仲理。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因母病钻研医学,深有造诣。著有《医术地理》、《拨沙图》。

  • 筋根

    出《神农本草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陈昭遇

    【生卒】:十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南海(今广东南海)人。世代名医,精究医术,治病多验。开宝初被荐为医官。933年(开宝六年)与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医官翟煦、吴复珪等详校本草,编成《开宝新详定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