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介绍】:见陈自明条。
见中脘条。
【介绍】:南宋医家。字霖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翰林医官靳从谦之子,著《本草会编》。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女科》。指经行之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多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所致。参见气血虚弱痛经、肝肾亏损痛经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化,号玉鹤,又号怀鹤。泗州(江苏宿迁东南)人。父亲董相是当地医生。他承继家传秘方,于1626年淮水泛滥时,避居楼上,编成《避水集验方》一书,已佚。
【介绍】:见陶承熹条。
指脾虚引起内风的证候。多由吐泻或药饵损脾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昏睡露睛等症。《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温补脾胃为主,用
①望诊部位,指鼻。《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亦特指鼻准头,《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即明堂也。”②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志点。故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医说》:“今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