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总收法

总收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称收诊法。出《幼科推拿秘书》。用一手食指掐按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捏住小儿的食指和无名指,伸摇数次。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为结束手法,故名总收法。《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诸症推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现在临床上应用中,常将此法简化,仅以双手按掐肩井穴。《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井肩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气血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保赤推拿法》:“不拘何症,推拿各穴毕,掐此(肩井)能周通一身之血。”

猜你喜欢

  • 崔晦叔

    【介绍】:见崔玄亮条。

  • 上取

    即从上施治。①有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上部穴位治疗上部疾病。如气积胸中,针人迎、天突、廉泉等穴位。《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

  • 梗舌

    病名。“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之膜,裹定舌尖、舌根,叫做梗舌。”(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常用名词简释》)。也叫白膜裹舌。治宜将白膜刮去出血,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 吴得夫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吴得夫集验方》7卷,已佚。

  • 豆渣石

    出《盘山志》。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 腹啼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 妊娠燥渴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 蟹睛疼痛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术论》。因蟹睛初起,头眼剧烈疼痛,致人坐卧不宁,热泪如涌,羞明难睁,故得此名。详蟹睛条。

  • 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我国习惯作为秋季开始的季节。

  • 巅顶痛

    证名。顶巅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锐眥,上额交巅,令人头痛,则曰巅顶痛。”详顶巅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