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之凹陷处;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1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评。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中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并附加评按而成。魏氏原按语评论各家医案审证制方,指
正骨辅助器械。又名固定垫。为夹缚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和矫正成角、侧方移位的骨折。取材要求质地柔韧,有一定形状和支持力,以能吸水的毛边纸或棉花为宜。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压垫。常用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柠檬之别名,详该条。
《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四方。茯苓皮、草果皮、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生姜皮、木通皮、木瓜皮、菟丝子、车前子、苏子、葶苈子、槟榔各等分。水煎服,或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同雄猪肝一具(不下水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喉中,或左或右,单起一片有上下二个,中心有红丝透上下两珠,结成脓血;穿后必连作一个。仍有脓血,出之可愈,是属阳症。治宜左属平肝,右宜清肺,当用甘桔汤(甘草、桔梗)加消风升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阴经别,见该条。
指经多人协商而制定,或者得到多数人认可而共同使用的固定处方。古代的协定处方现称成方。现代有些医疗单位亦通过集思广益、总结医疗经验而制定了一些对某种疾病有较好疗效的处方,在社会上或在本单位内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