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摘要
见医学便览条。
见医学便览条。
阴血耗损的危重证候。多由高热、汗吐泻、出血或其它慢性消耗发展所致。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或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本证与亡阳之别在于:虽有汗出但身热、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舌干
方集。见幼幼集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冬瓜皮,详该条。
验方著作。元·沙图穆苏撰。15卷。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计310余方。均选自各家方书及采录见
①指音调。如宫、商、角、征、羽五音。②指闻诊方法之一,即听声音。包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啼哭等方面的声音,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见《四诊抉微》)。
【介绍】:清代名医。字钟龄,号恒阳子。安微歙县人。少时因多病而刻苦学医,钻研多年,临证经验丰富,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间。晚年至天都普陀寺修行,法号普明子。撰有《医学心悟》(1732)一书,认为医学之道自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九曲中府:在旁廷(疰市),下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壮,主恶风邪气遁尸,内有瘀血。”位于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直下3寸处。主治胸胁疼痛,腹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
①见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苦参实之别名。②见《饮膳正要》。为胡芦巴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约670~755【介绍】:唐代医学家。郿(今陕西郿县)人。出身世家,喜爱医学。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二十多年内,有条件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后被贬至房陵,仍继续整理医学文献,编成《外台
【介绍】:见王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