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指疔

指疔

病名。生于手指疔疮的总称。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患指形态各异,病情亦有轻重之分。历代医家命名繁多,且很混杂,如蛇头疔蛇眼疔天蛇毒天蛇头水蛇头水蛇头疔蛇节疔钉节天蛇病蛇节蛇腹疔蛇背疔蛀节疔手指节发病茧螺疔寸疔泥鳅疽泥鳅痈泥鳅疔鱼肚疽鱼肚毒鱼肚疔中节疔断指断指疔调疽调痈调豆沿爪疔鳅肚疔等。均由外伤感染或脏腑火毒郁发所致,患指赤肿焮痛连心。功能障碍、易溃脓者为顺;若肿势不消,蔓延上下,涉及整个指头和肌腱、或延及手掌、或并发疔疮走黄者为逆。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外治:①早期宜雄黄外敷;②雄黄2克,白芷1克共为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③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④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若脓成,宜及时引流排脓。即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余参见代指条。

猜你喜欢

  • 手阳明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孟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

  • 清暑益元散

    ①《症因脉治》卷四方。香薷、鲜藿香。以水煎汤调六一散。治热霍乱,湿热所胜,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②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四味香薷饮第一方,见四味香薷饮条。

  • 燥火痢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 脉理宗经

    书名。3卷,补集1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辑录有关论述详注,首录《内经》脉要、诊候,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

  • 岁谷

    运气名词。与主岁之气相合的谷类。古人认为,食之可保全真气。《素问·六元纪大论》:“食岁谷以全其真。”又“食岁谷以安其气。”

  • 月水

    出《脉经》。即月经。详该条。

  • 地乌龟

    见《分类草药性》。为地鳖虫之别名,详该条。

  • 钩镰

    眼科手术器械。见《目科正宗》。长约二寸余,钢铁制造(见图104)。用以钩割攀睛胬肉、膜、翳等。图104

  • 三等

    将全身或面部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头、腰、足为身之三等;面部三等,以身前发际到印堂为上等,山根至准头为中等,人中至地阁为下等。《灵枢·师传》:“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 余甘子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