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栗寄生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

拼音Lì Jì Shēnɡ

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

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节,一平一侧,参差互生,极类雕刻。每节左右,嵌以圆珠,与诸木寄生不同,而状颇奇巧。"从描述及附图观之,其原植物与今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orthalsella japonica (Thunb.) Engl.[Viscum japonicum Thunb.;Pseudixus japonicus(Thunb.)Hay-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间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5-15cm。小枝扁平,通常对生,节间狭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7-17mm,宽3-6mm,干后中肋明显。叶退化呈鳞片状,成对合生呈环状。花淡绿色,有具节的毛围绕于基部;雄花花蕾时近球形,长约0.5mm,花梗短,花被片3,三角形,聚药雄蕊扁球形;雌花花蕾时椭圆状,长约0.5mm,花被片3,阔三角形,小柱头乳头状。浆果椭圆形或梨形,长2-3.5mm,直径约1.5mm,淡黄色。花、果期几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7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壳斗科栎属、柯属或山茶科、樟科、桃金娘科、山矾科、木犀科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味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行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猪脂

    《中药大辞典》:野猪脂药材名称野猪脂拼音Yě Zhū Zhī别名野猪膏(孟诜)。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q

  • 香樟根

    《中药大辞典》:香樟根药材名称香樟根拼音Xiānɡ Zhānɡ Gēn别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樟科

  • 紫丁香

    药材名称紫丁香拼音Zǐ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叶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oblata Lindl.[S.vulgar

  • 扇叶人字果

    药材名称扇叶人字果拼音Shàn Yè Rén Zì Guǒ别名野黄瓜来源毛茛科人字果属植物扇叶人字果Dichocarpum fargesii (Franch.)

  • 蒲葵子

    药材名称蒲葵子拼音Pú Kuí Zǐ别名葵树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除去杂质,晒

  • 椿叶

    《中药大辞典》:椿叶药材名称椿叶拼音Chūn Yè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

  • 《中药大辞典》:莼药材名称莼拼音Chú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

  • 膀胱七

    药材名称膀胱七拼音Pánɡ Guānɡ Qī别名小花火烧兰、野竹兰来源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小花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E. tangutica

  • 红鬼笔

    药材名称红鬼笔拼音Hónɡ Guǐ Bǐ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红鬼笔Phallus rubicundus (Bos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竹林内地上

  • 三叶槭根

    药材名称三叶槭根拼音Sān Yè Qì Gēn别名三叶鸦枫。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建始槭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henryi Pax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