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棘刺花

棘刺花

《中药大辞典》:棘刺花

药材名称棘刺花

拼音Jí Cì Huā

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

出处《别录》

来源鼠李科植物酸枣

性味《别录》:"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金疮内漏,明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棘刺花

药材名称棘刺花

拼音Jí Cì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Jujube, Flower of Chinese Date

别名刺原、马朐、棘花。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棘刺花,冬至后百廿日采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 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 [Z.vulgaris Lam.var.spinosa Bunge]

采收和储藏:花初开时采收,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酸枣 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绿色;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长达3cm,另1枚向下弯曲,长约0.7cm。单叶互生;托叶针状;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花小,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黄绿色,与萼片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明显,10浅裂;子房椭圆形,埋于花盘中,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成熟时暗红褐色,果皮薄,有酸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耐干旱,常形成灌木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性味苦;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敛疮;明目。主金刃创伤;瘘管;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别录》:主金疮内漏,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乌木屑

    药材名称乌木屑拼音Wū Mù Xiè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乌木的木屑。原形态乌木(《纲目》),又名:乌文木、翳木(崔豹《古今注》),文木(《南方草木状》),乌樠木(《纲目》),

  • 大对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对经草药材名称大对经草拼音Dà Duì Jīnɡ Cǎo别名老君茶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突脉金丝桃Hypericum przewalskii Maxim.,

  • 西藏土连翘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土连翘药材名称西藏土连翘拼音Xī Zànɡ Tǔ Lián Qiáo来源金丝桃科西藏土连翘Hypericum bellum L.,以果实入药。生境

  • 蛇胆草

    药材名称蛇胆草别名戏班须、式格娃儿藤来源萝藦科蛇胆草Tylophora secamonoides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止咳。主治咳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头翁茎叶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药材名称白头翁茎叶拼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

  •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拼音Lù Shòu Cǎo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夏末采收,取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

  • 米碎木皮

    药材名称米碎木皮拼音Mǐ Suì Mù Pí别名救必应。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米碎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godajam(Colebr.)W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

  •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药材名称山漆树拼音Shān Qī Shù别名铁象杆、野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

  • 麻口皮子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口皮子药药材名称麻口皮子药拼音Má Kǒu Pí Zi Yào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