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沈氏医案

沈氏医案

书名。1卷。清·沈璠撰。作者主张治病应“随病而施,中病而止”,不可谬于定方。案中温、凉、攻、补诸法皆备,尤擅长于豁痰清火法。卷末附录部分列医论数则,包括护养法、批《景岳全书》等内容。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猜你喜欢

  • 许希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宋代医生。开封人,以医为业,擅长针灸,补翰林医学。景祐元年(1034)仁宗病,侍医数进药不效,希得荐而施针刺心下包络之法治愈,命为翰林医官,后为殿中省尚药奉御。撰有《神应针

  • 受肚泻

    病证名。见《幼科折衷》。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的症候。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所致。其症饮食饱满则泻,泻尽乃止,如此反复。治宜补脾益胃。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

  • 石榴疽

    病名。指肘尖上生疽状如石榴者。出《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少阳相火与湿热相搏而成。初起一点黄粟小皰,根渐增大,色红坚硬,肿如覆碗,皮破翻出如重叠石榴子,疼痛难忍,身发寒热。初起宜服蟾酥丸,次服菊花清燥汤;

  • 内伤

    出《素问·疏五过论》①病因之一类。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②病名。指创伤损及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的病患。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内损。因跌打、坠堕、碰撞

  • 复方

    七方之一。以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方剂。此外,本方之外另加其它药味,或方中各药用量相等的亦称复方。

  • 虚阳上浮

    也称孤阳上越、或称虚阳不敛。①同阴盛格阳,见该条。②指精血亏损,阳失所附,浮越于上,症见潮热,面色嫩红,口燥不渴,脉虚数等。治宜补精血、敛浮阳。

  • 升带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白术(土炒)一两,人参、荸荠粉、炒鳖甲、茯苓各三钱,沙参五钱,肉桂、制半夏、炒神曲各一钱。水煎服。治妇人任督脉虚,带脉下坠,腰痠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不能受孕者。

  • 喜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 肺藏魄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亦为五脏精气所化生,古人认为属肺所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气充足,则体魄健全,感觉灵敏,动作正确。参五脏

  •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

    养生歌诀。南宋·真德秀著。《遵生八笺》载歌诀为:“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寄旅。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心累。何必餐霞饵大药,妄意延龄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食后徐徐行百步,两手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