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爬树龙

爬树龙

《中药大辞典》:爬树龙

药材名称爬树龙

拼音Pá Shù Lónɡ

别名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本质攀援藤本,长达8米。茎绿色,粗大,节处生根。叶大,长圆形,长40~50厘米,宽30~35厘米,羽状深裂通常几达中脉。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约20厘米,外托一白色大型佛焰苞片,苞片常脱落。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密林中,岩上或大树上。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①《云南中草药选》:"淡,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麻,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治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骨折,跌打劳伤,枪伤:鲜过山龙,捣烂外敷或用根末调鸡蛋清外包。(《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蛇咬伤,痈疮疖肿:鲜爬树龙,捣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治感冒,四肢酸痛,流行性乙型脑炎,风湿性腰腿痛:过山龙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爬树龙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爬树龙

药材名称爬树龙

拼音Pá Shù Lónɡ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Climbing Rhaphidophora

别名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红三角枫、大叶绿葡萄、小爬树龙。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菱叶崖爬藤和支南崖爬藤的根或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triphyllum (Gagnep.)W.T.Wang [T.yunnanense Gagnep.var.triphyllum Gagnep.]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采收,洗净,切片,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菱叶崖爬藤 木质藤本。小枝疏被短柔毛;卷须长达3-4cm,约有10条分枝,分枝螺旋状弯曲,顶端膨大。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长2-10cm,疏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片纸质,菱状椭圆形、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5-10cm,宽3.5-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关,基部宽楔形,边缘常稍呈波状,有小锯齿,中央小叶具短柄,侧生小叶较小,偏斜;侧脉约5对。聚伞花序伞状排列,直径2-3cm,分枝有短柔毛;雌花直径约5mm,无毛;花萼浅盘状;花瓣4,狭卵形,长约2.5mm,外面无毛;退化雄蕊长约0.3mm;雌蕊卵形,柱头4裂。浆果球形,直径约8mm。

2.云南崖爬藤 本品与菱叶崖爬藤的区别在于:叶片草质,小技和叶均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云南。

2.分布于云南西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肿;续筋骨。主风湿关节炎;跌打瘀肿;骨折;烧伤;痈疮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芙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药材名称芙蓉花拼音Fú Rónɡ Huā功能主治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

  • 犁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草药材名称犁头草拼音Lí Tóu Cǎo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

  • 槐白皮

    《中药大辞典》:槐白皮药材名称槐白皮拼音Huái Bái Pí别名槐皮(《肘后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性味①《药性论》:"味

  • 石枣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枣子药材名称石枣子别名果上叶、鸦雀还阳、岩火炮来源兰科石仙桃属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野山芝麻

    药材名称野山芝麻拼音Yě Shān Zhī Mɑ别名山芝麻、野芝麻、野芝麻棵、香芝麻棵来源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长角山芝麻Helicteres elongata Wal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

  • 全毛悬钩子

    药材名称全毛悬钩子拼音Quán Máo Xuán Gōu Zi别名红毛猫耳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的全草。原形态常绿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

  • 竹茹

    《中国药典》:竹茹药材名称竹茹拼音Zhú Rú英文名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

  • 酸模叶

    《中药大辞典》:酸模叶药材名称酸模叶拼音Suān Mó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模"条。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