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宣

牙宣

病证名。又名龈宣,牙断宣露。症见齿龈先肿,继而龈肉日渐萎缩,终致牙根宣露,或齿缝出血或溢脓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此证牙齿缝中出血。上牙属脾,下牙属胃。”《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宣初起肿牙龈,日渐腐颓久露根,恶热恶凉当细别,胃经客热风寒侵。”多由:①阳明胃经积热与风寒之邪相搏,致热欲宣而不得,邪欲行而复止,壅滞牙龈,则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宣露其根。治宜表散寒邪,清胃泻火。可选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化裁。②肾气虚衰致齿龈萎缩,齿牙动摇欲落者,老人常见之。如《医学入门》:“齿龈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培补肾元,方用肾气丸加减。本病相当今之慢性牙周炎、牙龈萎缩等。此外,亦有谓齿衄为牙宣者。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即是。

猜你喜欢

  • 红脉不通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 沈泰之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 侧倚位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 风顽麻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顽麻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之间,使血气不能流通。其状,搔之皮肤下似膈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脉数者生,牢急者死。”治宜乌蛇散、乌头丸等方。

  • 少阴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

  • 红如柿色舌

    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 膜原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

  • 藏厥

    厥证之一。即脏厥。因阳气素虚,肾脏真阳衰极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张氏医通·伤寒诸论》:“藏厥者,胃中阳虚不能生化脾土,则脾

  • 二十一号暌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救苦丹第二方,见救苦丹条。

  • 脾实证

    证名。指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脉经》卷二:“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又:“脾实,……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