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心腹疗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痞,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止汗去湿。
又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气结气,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三钱,以水一盏半,煎取中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别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备注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
摘录《伤寒论》
《万病回春》卷二: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砂仁干姜(炒)苏子厚朴(姜汁炒)官桂陈皮甘草(炙)各3克沉香木香各1.5克(水磨入)
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
注意治寒喘,四肢厥冷,脉沉细。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万病回春》卷三: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去芦)干姜(炒)各3克 官桂甘草(炙)各1.5克陈皮藿香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乌梅1个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呕吐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槟榔(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益智(去皮,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沉香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患后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普济方》卷三五五: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盐、乌梅煎,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孕妇心气疼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胎寒气逆,上犯心包,故心气冷疼,食卒不下焉。白术健脾土以安胎,炮姜暖中气以逐冷,炙草缓中益胃以除痛也。水煎,温服,使土暖气温,则冷气自化而胎得所安,何有心气冷痛、食卒不下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幼幼集成》卷五: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痘已现形,而吐泻不止。
摘录《幼幼集成》卷五
《叶氏女科》卷一: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8分,白术(蜜炙)8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干姜5分。
功能主治肾虚经来泄泻,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医学心悟》卷六: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2钱,黑姜1钱5分,甘草(炙)2钱,白术(陈土炒)3钱,附子(姜汁、甘草水制)1钱。
功能主治温补中气,挽回元阳。主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去核),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普济方》卷三七一: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普济方》卷四○四: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脘痛,腹胀,泄泻。
重者,加炮附子。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古今医彻》卷一: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干姜(炮)1钱,甘草8分,乌梅肉2个,川椒10粒。
功能主治吐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槟榔(锉)、赤茯苓(去黑皮)、木通(锉)、桂(去粗皮)、陈橘皮(汤浸,去白)、半夏(用生姜捣碎,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痰饮。思后余毒,不思饮食,三焦气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痘疹一贯》卷二: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痘疹吐泄,手足厥冷,腹胀自利。
摘录《痘疹一贯》卷二
《广嗣纪要》卷十二: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妊娠吐清水,同食物出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姜汁1匙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二
《痘疹全书》卷上: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痘疹见形,吐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回春》卷三: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2分,茯苓(去皮)2分,白术(去芦)2分,干姜(炒)2分,陈皮2分,藿香2分,丁香2分,半夏(姜汁炒)2分,砂仁(炒)2分,官桂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清水冷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加减理中汤”。
寒极手足冷,脉微,吐不出者,去官桂,加附子;烦躁,加辰砂、炒米。
摘录《回春》卷三
《医略六书》卷三十: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6分,人参6分,砂糖3钱(炒灰)。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脉沉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脾亏冷滞,中气有伤而不能运化,故腹中疼痛,迷闷不已焉。白术健脾土之虚,炮姜逐中宫之冷,人参益痛伤之气,炙草缓痛伤之脾,砂糖灰去瘀血而新血自生,以缓虚寒之腹痛也。水煎,温服,使脾健气强,则寒滞自化,而胃脘阳和焕发,安有腹痛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点点经》卷一: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炮姜1钱,肉桂1钱,附子6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脏腑寒结。
摘录《点点经》卷一
《回春》卷三: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藿香1钱,苍术(米泔制)1钱,厚朴(姜汁炒)1钱,砂仁1钱,香附1钱,木香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5分,干姜5分,官桂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干霍乱,心腹饱胀,绞痛,不吐不泻,脉沉欲绝。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调服。外用炒生姜滓揉法,急用盐汤探吐,得物出为好,及刺委中穴,血出甚妙。
夏月干霍乱,不吐不泻,胸腹绞痛,烦渴自汗,不可用姜、桂;心腹绞痛,面唇青,手足冷,脉伏欲绝,加附子、茴香,去苍术;心腹饱闷硬痛结实者,加槟榔、枳实、山楂、瓜蒌、萝卜子,去甘草、枳壳、苍术;胃寒呕哕发呃,加丁香、茴香、香附、良姜,去官桂、甘草、苍术;虚汗,加附子,去苍术。
摘录《回春》卷三
《回春》卷三: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干姜(炒)1钱,官桂5分,甘草(炙)5分,陈皮7分,藿香7分,茯苓(去皮)7分,良姜7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泻症。
寒极手足冷,脉沉细,加附子,去良姜、官桂;腹痛,加厚朴、砂仁、木香,去人参;呕哕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摘录《回春》卷三
《回春》卷二: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砂仁1钱,干姜(炒)1钱,苏子1钱,厚朴(姜汁炒)1钱,官桂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沉香5分,木香5分(水磨入)。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喘。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部全录》引作“九味理中汤”。
若脉细,手足冷,加附子。
摘录《回春》卷二
《准绳·幼科》卷五: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疮疹吐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煎5分,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诚书》卷八: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吐泻手足厥冷。
摘录《诚书》卷八
《种痘新书》卷四: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外台》卷三十八: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别名理中去术加桂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石发后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者,肾气虚。
用法用量理中去术加桂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活人方》卷三: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白术3钱,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泽泻1钱,炮姜5分,肉桂5分,砂仁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早空心、午前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圣惠》卷四十七:理中汤
药方名称理中汤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烦筑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