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痎疟

痎疟

病名。①即疟疾。出《素问·疟论》等篇。①疟疾的通称。《圣济总录·疟病门》:“痎疟者,以疟发该时,或日作,或间日乃作也。……寒温瘅疟,动皆该时,故《内经》统谓之痎疟。”②指间日疟。《说文解字》:“痎,二日一发疟也。”《说文句读》:“谓隔一日(发)也。”③指老疟久疟。《医学纲目》卷六:“痎疟者,老疟也。”“久疟者,痎疟也,以其隔二三日一发,缠绵不去。”④指疟邪未尽而复发于四季的疟疾。《诸病源候论·痎疟候》:“夫痎疟者,……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参见疟疾条。②传尸病的别称。《外台秘要·传尸》:“传尸病,亦名痎疟。”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差颓

    即差。详该条。

  • 糟指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 室女经闭劳嗽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因忧思劳伤心脾,心脾虚损则肺阴失养,阴虚生热,灼伤肺阴所致。症见经闭后饮食减少,日渐消瘦,久咳不止,四肢干痿,发热或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调经。方用四物

  • 荠草

    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 病蝦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又名肉蜒痈。多因手、足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其证手背或脚背肿大有赤痕如蝦之状,疼痛不已。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消毒饮,外用食盐、酒糟同炒令香,淬以滚汤,淋洗患处;或嫩桂七钱,生

  • 张马合注黄帝内经

    见素问灵枢合注条。

  • 伏热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

  • 清咽消毒饮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金银花、连翘、犀角、栀子、黄连、牛蒡子、玄参心、人中黄、马勃、薄荷、绿豆衣、板蓝根。水煎频服。治疫喉腐烂,灼热汗少,神烦痧隐,口渴,面赤项肿,脉弦数,舌苔干黄。如便秘,加大黄。

  • 夏德

    【介绍】:见夏子益条。

  • 大乳汁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