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古称天灸。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部;哮喘
病证名。①系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凡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证必鬨鬨熇熇,或胀或闷,或烦或热,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凉膈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参
【介绍】:见虞惊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忽然耳聋,由肾水虚不能制火。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两经之火妄行于头面及耳,内外是以卒然耳聋也。……肺主声,肺虚则无以极息、故耳聋也。治法宜清相火、除浮热、滋阴血、养胎元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可预防痘疹。明·张浩《仁术便览》卷四:“摩脊法:小儿痘疹未出之先宜以手蘸油摩儿背脊中间,痘疮出稀少,预解胎毒,或不生。”明·俞弁《续医说·摩脊法》:“此亦古人推摩之法。盖所以散寒水逆流
书名。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撰人佚名(一作北宋·刘温舒撰)。1卷。本书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予托名写成。内容以论述
医话著作。2卷。后附《续医医琐言》。清·徐延祚撰。刊于1897年。本书以《内经》、《本经》、仲景著述为本,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撰成此书。上卷列元气、脏腑、针灸、伤寒六经、运气、痘疹等35论;下卷为杂著,或
病名。《圣济总录》卷十二:“蛊风,论曰蛊风之状,在皮肤间一身尽痛,若划若刺,淫淫跃跃,如中蛊毒,故名蛊风。皆由体虚受风侵伤正气也。……治蛊风身痛如刀划,白花蛇煎方。”
即精气严重耗损。表现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脉极迟或极数等证候。《难经·十四难》:“(脉)一呼……四至曰夺精;……再呼一至曰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