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说

脉说

脉学著作。2卷。清·叶霖撰。上卷选取《内经》、《难经》、《脉经》等有关论脉部分阐明新义,并分别论述脉机、妇人脉法幼儿诊法奇经八脉、脉色兼察等。所附察色节要,多采石芾南之说。下卷列举分析30种脉象,末附清脉、浊脉。

猜你喜欢

  • 热入血室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①“妇人中风

  • 真心痛

    病名。指心痛之极危重者。《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医碥·心痛》:“真心痛其证

  • 昌狄·班丹措吉

    【介绍】:元代著名藏医学家。医药世家出身。精心研究祖传医学秘诀《甘露渠流》、《昌狄医经》。精通《八支药方》、《四部医典》和藏医民间经验。著有多种医著。医学造诣颇深。尤擅长于解剖及药物图谱的绘制。亲身倡

  • 腰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 脖项

    即颈项。详该条。

  • 血汗

    证名。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指汗出色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

  • 里实证

    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 衰者补之

    治则。即虚者补之。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虚弱机能衰退的病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补有峻补、缓补,峻补剂大力强,用于大虚之候,非大剂补药不能挽回者,如回阳用参附汤,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之类。缓补是缓缓调

  • 清气饮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方。麻黄、紫荆皮、荆芥、海风藤、防风、天麻、羌活、桑白皮、辛夷、牛蒡子、槟榔各二两,细辛、桔梗、乳香、没药、升麻各一两,白藓皮、金银花、牡丹皮、黄柏、生地黄、苦参各四两,大枫肉、白

  • 八味逍遥散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