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见《寓意草》。即恶阻。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介绍】:见胡澍条。
病名。见《中国外科学大纲》卷下。即鹤膝风。详该条。
指下眼睑。见目弦条。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因毒受在掌后腕处,因心经风寒凝滞,血不流通、结成此毒。当用定痛败毒散,若透手腕、毒邪易流骨髓而使证情缠绵。证治参见腕痈及附骨疽条。
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