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见《泉州本草》。即蛇葡萄,详该条。
经脉名。即足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阴脉:系于内腂(踝)外廉,穿腨,出(腘)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挟)舌。〔是动则病〕:(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膜如毋见,心如县(悬)病饥,气不足,
指水邪犯肺,出现喘逆症状。《素问·脉解篇》:“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子啼。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即子暗。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即泻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