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踝骨

猜你喜欢

  • 积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食积内阻所致者。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多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其症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

  • 白龙须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 气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①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厚朴、陈皮。为粗末,水煎服。治气虚弱,起则无力,恇然而倒。②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木香、槟榔各一两。为粗末,

  • 蟋蟀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疠风毒邪内盛所致。其症形如蟋蟀在人体内钻啮百节,诸窍皆欲出血,日久额烂鼻朽,口唇毁裂,牙齿脱落,瘫痪难动。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

  • 耳纹看法

    看耳后筋纹诊痘法。见《丹台玉案》六卷。耳后筋纹淡红为吉,若紫黑青白为凶。耳后红筋一条,无枝叶主心经痘;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耳后苍筋主痘稀、脾经痘;耳后淡白乱如蔴,将来必主脾经痘。

  • 产褥感染

    病名。产后重证之一。指在产前、产时或产后细菌侵入生殖器官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症见高热,恶寒,战慄,恶露多或有臭味成脓样等,多属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热入血室等范畴。症状轻者宜清热解毒,逐瘀生新,用

  • 浊气归心

    饮食精华浓浊部分归于心脏,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说明了心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 暑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见该条。

  • 弹提法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提弹法”。以手指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拉捏,然后放开,使其弹回,如拉放弓弦状。适用于颈项、肩背部。可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症。

  • 木香利膈丸

    见《兰室秘藏·呕吐门》。即吴茱萸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