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吹

猜你喜欢

  • 梣皮

    出《名医别录》。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 九脏

    五神脏与四形脏的合称。神脏指五脏;形脏指胃、大肠、小肠、膀胱。《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参见神脏、形脏条。

  • 尽头牙

    又称尽牙,即智齿,详尽牙条。

  • 复骨

    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素问·骨空论》:“一在项后中复骨下。”张景岳注:“即大椎上骨节空也。复,当作伏。盖项骨三节不甚显,故云伏骨下也。”

  • 胆虚

    证名。指胆气虚怯所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胆虚……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又称胆气虚,胆气不足。《本草经疏》:“胆虚二证:易惊,属胆气虚;病后不得眠,属胆虚

  • 六郁

    六种郁证的总称。见《丹溪心法·六郁》。指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医学正传·郁证》:“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详各条。

  • 骨繇者取之少阳

    选穴法之一。指对骨节弛缓不收或摇动的病症,取用少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

  • 筋膜

    肌肉的坚韧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故云“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血不足、肝风内动等均可出现筋膜的病变。参见肝主筋

  • 惊风痰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惊风而挟有痰者,临床特征为在惊厥发作的同时,眼黑而气短促。多因肺为火热所锢,痰气郁结,风木鸱张,所谓“金囚木旺”所致。宜以熄风豁痰为治。如羚角钩藤汤加减。

  • 阎孝忠

    【介绍】:北宋儿科医家,又名季忠,字资钦,许昌(今河南许昌)人。因自幼屡患重病,经钱乙拯救治愈,遂致志于钻研钱乙的学术思想。1107年(大观初),于亲友间得钱乙有关婴幼论说以及医方等,并参酌当时流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