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囟
即前囟。见囟条。
即前囟。见囟条。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证名。见《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症候。《伤寒全生集》:“凡心下满,以手按之则散而软者此虚气也。如不发热者,以木香和中汤主之;若发热者,以小柴胡加枳实姜炒黄连去黄芩治之;若按之汩汩
结脉代脉的总称。泛指缓而不整的脉象。《灵枢·岁露论》:“此两邪相抟,经气结代者矣。”详结脉、代脉条。
耳聋的一种。指因虚证而致听力减退或消失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丹溪心法·耳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多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
见《草药手册》。为水团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鼻出血。《素问·气厥论》:“传为衄衊瞑目。”指鼻衄轻微者。《类经》十五卷:“衄、衊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衊。”参见鼻衄条。②被血迹所污秽者。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犁头尖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养元。安徽人。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著有《发挥十二动脉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襁,布幅,用以络员;褓,小儿的被,用以裹复。泛称背负小儿的东西。亦用以代指婴儿时期。
舌中见白苔,边见微黄苔的舌象。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可兼见腹痛、泄泻或下痢,治宜清热燥湿(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