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哭泣涕泪之原因,因其理至为精微,故名。内容主要说明涕泪的产生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文中还探讨了迎风流泪等病症的原因。
出《王节斋公胎产》。多因平素气血两虚,复加产后劳伤,中气益虚所致。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傅青主产后编》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
书名。8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1~7主要是产科的方论;卷8为初生儿的保育法。书中引录前人有关妇产科病证的论述,内容较丰富,所选方药大多可取,是宋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一部重要文献。建国后有影
经穴名。代号SI1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下窝的中央,与第四胸椎相平处。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
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即胎瘤。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属江苏扬州)人。编辑有《厘正按摩要术》、《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厘正按摩要术》系据周于蕃之《推拿要诀》一书改编,其中所述注重诊胸腹之
书名。4卷。清·陈念祖撰于1840年。全书以三言歌诀写成,附以注释。卷1~2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卷3~4记述临床常用诸方,分析其疗效、方剂配伍;此外,并附录脏腑说及四诊
《类证治裁》卷八方。大黄、黄芩、芒硝(后下)各五钱,炙甘草三钱,乌贼骨二枚,炙皂角一两半。水煎服。十日后再服,瘕即下。治蛇瘕,食饮误中虺毒,成形长而痛者。
病证名。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治宜补益脾气。用补中益气汤。
病证名。指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杂症会心录·眩运》:“如纵欲无节而伤阴,脱血过多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崩淋产后而伤阴,金石破伤,失血痛极而伤阴,老年精衰,劳倦日积而伤阴,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