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鼠肝

鼠肝

《中药大辞典》:鼠肝

药材名称鼠肝

拼音Shǔ Gān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治产难。"

②《纲目》:"治箭镞不出,捣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鼠肝

药材名称鼠肝

拼音Shǔ Gān

英文名Mouse liver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肝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去皮,剖腹取肝,鲜用。

原形态1.褐家鼠,体长15-22cm,体重72-290g。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眼。尾明显短于体长,前足4趾,后足5趾,均具爪,后足长3.5-4cm。雌性乳数6对。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杂有许多黑长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苍灰色,略带一此致乳黄色。足背苍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片组成的环节明显,鳞片的基部和有白色和褐色的细毛。

2.黄胸鼠,体长13.5-18cm,体重74-134g。尾细且超过体长。体形较褐家鼠细长,耳壳溥而长,向前折可盖住眼。前、后足细长,分别为4趾和5趾,均具爪。乳头胸部2对,鼠蹊部3对,个别6对,即在腹部增加1对。背毛棕褐色,毛基深灰。腹毛灰黄色,毛基浅灰色,在胸部毛色更黄,有时具一块白斑。前足背的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而后足背为白色。尾上下全为暗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 杂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雏禽。活动多在夜间,以午夜最活跃。

2.栖息于屋内,也活动于野外的农田。当作物成熟时,吸时则迁至田间。杂食必,几食一切物品。

资源分布:1.分布几遍全国。

2.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疗伤。主肌肤破损;聤耳流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涂。

各家论述1.《本草经集注》:治产难。

2.《纲目》:治箭不出,捣涂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吊干麻

    《中药大辞典》:吊干麻药材名称吊干麻拼音Diào Gān Má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

  • 西南文殊兰

    药材名称西南文殊兰拼音Xī Nán Wén Shū Lán英文名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出处始载于《贵州中药志》。来源药材基

  • 大叶钩藤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

  • 密毛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根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密毛桃叶珊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et Th

  • 云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云南铁角蕨拼音Yún Nán Tiě Jiǎo Jué别名小凤尾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 F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阔叶水竹叶

    药材名称阔叶水竹叶拼音Kuò Yè Shuǐ Zhú Yè英文名broadleaf Murdannia别名猪母乳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葶花水竹叶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龙鳞草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青羊胆

    药材名称青羊胆拼音Qīnɡ Yánɡ Dǎ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云翳。用法用量鲜胆汁点眼。摘录《全国中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